蘭州是甘肅的省會,中國地理位置的中心,歷史上曾是古“絲綢之路”重鎮(zhèn)。作為一個東西向延伸的狹長型城市,蘭州夾于南北兩山之間,母親河黃河在市北的九州山腳下穿城而過,孕育了這片神奇的土地。獨特的地理位置使蘭州成為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城市,漢族、回族、維吾爾族、東鄉(xiāng)族等多個民族融洽相處在蘭州當中。
歷史和大自然為蘭州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跡,蘭州曾多次入選中國十佳避暑旅游城市。蘭州的美景與城市早已融為一體,在市區(qū)有五泉山、白塔山、白云觀等名勝古跡,黃河沿線有水車博覽園、中山橋、黃河母親等沿線風景,此外還有蘭山公園、西湖公園、濱河公園、水上公園等風格各異的公園。除擁有數(shù)量龐大的文物古跡外,蘭州周邊還有興隆山、徐家山、吐魯溝、石佛溝等多處國家級森林公園,植被覆蓋茂盛,是蘭州的天然氧吧。
蘭州的出名還得自于一碗面,就是享譽中外的蘭州牛肉面。外地游客來到蘭州會紛紛駐足品嘗地道的蘭州牛肉面,除牛肉面外,像牛奶雞蛋醪糟、漿水面、甜醅子、三泡臺、白蘭瓜及各民族特色美食也早已名聲在外。
蘭州是一座被黃河滋養(yǎng)的城市,它也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滋養(yǎng)著全國,牛肉面成為全國各地普遍的大眾飲食,《讀者》更被譽為中國人的心靈讀本。正如余秋雨對蘭州的評價,“剛藍的天是西部的魂,連綿的山脈是城市的脊梁,穿城而過的黃河水是上天御賜的瓊漿”。
蘭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,15000年前已有先民繁衍、生息、距今5000年前后,蘭州的遠古居民創(chuàng)造了燦爛的彩陶文化,即馬家窯文化。秦始皇統(tǒng)一中國后,分天下為三十六郡,蘭州一帶屬隴西郡地。西漢初,依秦建制,蘭州仍為隴西郡轄地。到了元狩二年,公元前121年,霍去病率軍西征匈奴,在蘭州西設(shè)令居塞駐軍,為漢開辟河西四郡打通了道路。西漢昭帝始元六年又置金城郡,蘭州固有金城一說。隋文帝開皇三年,改金城郡為蘭州,置總管府,因城南有皋蘭山,故名蘭州。清初依明建制,蘭州隸屬臨洮府,衛(wèi)屬陜西都指揮使司,順治十三年裁衛(wèi)歸州,康熙二年復(fù)設(shè)蘭州衛(wèi)。1949年8月26日,蘭州解放,從此蘭州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。建國以來,蘭州市建置曾幾度變更。蘭州市現(xiàn)轄城關(guān)、七里河、安寧、西固、紅古五個區(qū)以及榆中、皋蘭、永登三個縣。
蘭州悠久的歷史也造就了燦爛的文化,在有文字記載的5000多年的發(fā)展歷史中,積累和留存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。金城蘭州得自于西漢所筑的金城,史書稱之為“金城湯池”。隋唐時蘭州為著名的絲綢之路重鎮(zhèn)。宋代則為宋王朝重要的“茶馬互市”市場。明代蘭州人段續(xù)發(fā)明創(chuàng)造的水車極大地豐富了蘭州黃河農(nóng)耕文化的內(nèi)容;蘭州握橋是中國伸臂木梁橋的代表;永登魯土司衙門是西北保留最完整的地方土司政權(quán)建筑群,豐富了蘭州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建筑文化。清末修建的蘭州黃河鐵橋(中山橋)是目前黃河上唯一留存的近代橋梁,既豐富了蘭州黃河文化的內(nèi)容,又展現(xiàn)了中西文化的結(jié)合。
自古以來蘭州處在中原漢族與西北少數(shù)民族交匯地區(qū),蘭州的文化同時又具有多元的特點。以儒家文化為根本的蘭州人民創(chuàng)造了包括渡河載運工具(筏子、浮橋)、提水灌溉工具(水車)、園藝栽培技術(shù)(天把式等)、相關(guān)的民俗等等在內(nèi)的黃河文化;回族等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(shù)民族在蘭州創(chuàng)造了包括清真寺建筑、經(jīng)堂教育等等的穆斯林文化。自秦代有行政建制以來,蘭州逐步形成以漢文化為主,融合多民族、多地域文化為一體的一種獨特的蘭州文化。
消息